全校博士研究生: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项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地球科学领域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06年10月11日-14日(暂定)举行,本论坛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协办。
论坛主题为“筑交流平台,聚地学英才,探自然奥妙,结创新成果”。本次论坛旨在为全国地球科学领域博士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启发创新思维,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地球科学领域)将邀请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参加,在分论坛作学术报告或张贴优秀学术论文。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指导论坛工作,评定优秀论文,作学术报告,并对作报告者给予现场点评。
本次论坛共设置五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下设若干研讨专题,诚邀全国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生参加。论坛参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专题撰文参会(论文题目自拟)。分论坛及其专题设置情况如下:
地质学分论坛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地球化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构造地质学
· 第四纪地质学
矿产资源分论坛
·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
·能源矿产勘查与开发
·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危机矿山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土资源管理及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
岩矿材料工程与矿业工程分论坛
·岩矿材料与冶金物理化学
·岩矿材料加工与选冶新技术
· 采矿工程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 安全技术与矿业工程
· 尾矿利用与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地球探测与空间信息技术分论坛
· 深部与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技术
·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反演技术
· 测绘科学与地图制图技术
· 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
· 定量地学与3S技术
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分论坛
· 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方法
· 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价
·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
· 水文工程地质与地下水环境评价
· 土地复垦与矿山环境治理工程
·灾害地质与环境保护
征文说明:
1、论坛征文对象为全国在读博士研究生。
2、 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字数一般在6000-8000字(包括图、表、文献等),采用Word文档,并按模板撰写,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详情见网站)。已发表或已被录用的论文在提交时请注明。
3、所有提交的论文均由论文评审专家组进行匿名独立评审,在来稿中评选出大会宣读论文和大会张贴论文,其中大会宣读论文需递交PPT和修改后论文的电子文档,大会张贴论文需要递交POST和修改后论文的电子文档(模板见网站)
4、论文以及在论坛举办期间产生的学术成果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5、论坛将编辑“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文集,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遴选出20-40篇优秀论文(未公开发表),推荐在《现代地质》增刊上正式发表。
日程安排:
1、2006年7月15日:论文全文提交截止时间
2、2006年9月10日:论文评审结果通知时间
3、2006年9月25日:大会宣读论文PPT和张贴论文POST提交截止时间
4、2006年10月11日:论坛报到日期
5、2006年10月12日:开幕式(上午),分论坛报告(下午)
6、2006年10月13日:分论坛报告(上午),闭幕式(下午)
7、2006年10月14日:参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及博物馆(上午),离校(下午)
其他说明:
1、参会正式代表的食宿由论坛提供,往返费用自理,洗漱用具自备。根据本人申请,论坛将对参会的西部地区博士生,提供部分交通费资助。
2、论坛欢迎国内外知名学者、著名企业人士参加并在大会和分论坛作相关报告。
3、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邮编:100083 电话:010-82321952、82323959 传真:010-82321924
4、论坛网址http://bslt.cugb.edu.cn。
5、我校参加此次论坛征文的博士生,请于2006年7月5日前,将所要提交的论文打印版交至新综合科研楼1104办公室,学校将于2006年7月6日至10日对所有提交的论文组织初审,初审合格后由学校统一进行分类整理,并交至本次大会论文评审委员会。
6、 我校报名咨询方式
地点: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团总支办公室(新综合科研楼1104)
电话:89733337
联系人:张松 13141413967
张杨 1381096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