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九届,第十届全国竞赛总决赛将于2007年10月在南开大学举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宗旨,反映了当代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强烈愿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广大学生拓展素质的新载体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新形式,同时也为各高校间竞显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开辟了一个重要窗口,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参加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竞赛由校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等单位具体承办。学校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具体负责竞赛的组织工作。
一、竞赛宗旨
激励全校青年学生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勇于实践、迎接挑战,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培育团队协作意识,浓厚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塑造健全发展的个性与人格。
二、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一)参赛资格。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参赛。
(二)参赛作品。包括以学生为主完成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科生),科技发明制作(分为A、B两类。A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份社会调查报告应在15000字以内,每篇学术论文应在8000字以内。
(三)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近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含两人,下同);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均须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或研究生作品。
(四)参赛作品须作者本人或竞赛小组集体申报,每件作品需有相关专业1至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推荐,1至2名相关专业专家学者指导,并填写大赛组委会统一印制的《第十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表》(以下简称《作品申报表》)。
(五)参赛作品需经各院系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评审后,由各院系统一报送校团委。每个院系选送的作品不得少于5件,不得多于10件,其中至少报送2件研究生作品,但最多不得超过4件;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与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应保持适当比例。
三、时间及相关工作安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