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
今年暑假,中石大54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所学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以火热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进一步深化育人实效,做好学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工作,结合全校立项团队情况和《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必修课程要求,现将学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结题评优工作安排如下:
一、荣誉类型及评选要求
(一)优秀团队(120支)
1、参与校院两级评优的团队应在学校第二课堂平台立项并提交结题材料;
2、参加校级答辩的团队成果需在指定校级平台(学校官微、校主页新闻、校团委官微)投稿并宣传;
3、实践选题具有一定内涵,实践调研具有一定深度,实践成员有收获有成长,实践成果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或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4、具体推报指标请查看《指标分配表》(附件3),申报和推荐的团队应按《信息汇总表》(附件2)中的要求提交团队材料。
(二)先进工作者(25人)
1、线下参与实践活动,所在实践团获校级一等奖,在第二课堂平台中登记为该项目指导教师;
2、在实践筹备、实际开展和成果总结阶段给予团队学生充分的理论指导与启发;
3、在实践活动中认真负责,所在实践团未出现安全事故;
4、根据评优排名结果,在各团队指导教师中择优推荐。
(三)先进个人(120人)
1、线下参与实践活动,所在实践团队被评定为校级优秀团队(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第二课堂平台该项目中登记为团队成员;
2、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表现优异;
3、主动分享和宣讲实践感悟和个人成长经历;
4、实践成果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或反响;
5、具体推报指标请查看《指标分配表》(附件3)。
(四)优秀品牌项目(3项)
1、项目选题立意深刻,项目成果能够创造价值和社会效益;
2、项目组织的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三年及以上;
3、项目调研和实践内容具有较高的政策、学术价值,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4、项目实践,具有面向全校或更大范围推广的价值和潜力;
5、每个单位最多可推报1项。
(五)优秀调研报告(10篇)
1、调研目的明确,紧贴时代脉搏、紧跟社会发展、紧扣政府需求;
2、调研方法科学,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客观合理;
3、调研对象广泛,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开展调查;
4、调研报告逻辑清晰,成果既有理论高度,也有措施办法;
5、行文结构严谨,格式符合标准;
6、每个单位可推报0-2项。
(六)优秀视频(10部)
1、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配有中文字幕,720P以上清晰度;
2、视频须契合实践主题,有完整的结构,逻辑合理,能够引起广泛共鸣;
3、视频作品拍摄画面清晰流畅,剪辑合理连贯,字幕大小合适,不得出现黑屏、白屏、异响等情况;
4、视频作品内容须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导向,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不得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等相关内容;
5、每个单位可推报0-2项。
(七)先进单位(3个)
1、组织动员情况良好,组织师生广泛报名立项;
2、挂靠团队质量良好,结题数目多,结题率高;
3、工作体系健全完善,能够高质量完成各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
4、安全保障工作到位,在年度社会实践工作中未发生安全事故。
5、无需提交申报材料,根据各奖项评优结果核定。
二、时间安排
(一)第1阶段:团队自荐和院级评选(即日起至9月21日)
申报人(或团队)自行填写优秀团队申报表(附表)、等表格,交至挂靠单位,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院级推荐工作,并于9月22日(周一)14:00前以学院为单位将各类奖项申请书单独整理,连同汇总表一同打成压缩文件,以“学院名称+暑期社会实践结题材料”命名后提交至校团委邮箱cuptuanwei@163.com。推报的二等奖、三等奖团队和校级答辩团队所在项目应该第二课堂完成结项和学院审核,否则失去评优资格。
(二)第2阶段:校级评选和成果展示(9月22日-9月26日)
各单位推荐至校级评选的团队进行现场PPT答辩展示(4分钟答辩+2分钟评委问辩),可携带调研报告等支撑材料及体现实践成果的实物作品,每个团队答辩人数最多不超过2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确定优秀团队名单。
(三)第3阶段:成果宣传和案例汇编(10月-11月)
校院两级在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优秀团队成果和先进团队成员事迹,组织校院两级社会实践宣讲团,面向校内外开展宣讲活动。梳理各类实践成果和作品形成典型案例和成果集。
三、工作要求
(一)严格评选标准,确保客观公正。校院两级评选过程中须明确评审规则,对参评团队、个人及成果进行量化考核,重点聚焦实践主题的时代性、成果的实效性、社会影响力的广泛性以及安全保障的完备性。
(二)规范材料报送,遵守截止日期。各学院应对上报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确保材料内容真实、格式规范、信息完整,按时提交相关材料。
(三)加强成果宣传,扩大示范效应。在申报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实践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与突出成果,充分利用校内外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元化渠道的宣传,鼓励创新宣传形式,生动展现学校实践育人成效与社会价值。
联系人:张乐
联系电话:89731205
共青团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委员会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