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海洋油气工程系 - 教授

教授

王莹莹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姓名:王莹莹

性别:

职称:教授

导师类别:博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系所:海洋工程/海洋油气工程/人工智能

Email:wyy@cqsbzx.com/ wyy5186@126.com

个人简介                                                                                                                                      

王莹莹,女,博士,中国大学(北京)教授,博导,海南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科学”专题领域中方咨询专家组成员及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项目群深海采矿混输系统总师、深海矿产资源青年学术论坛创始首席、海南省深海深层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海洋工程水下装备结构研发与疲劳可靠性、波流-冰载复杂环境下结构水动力,水下装备故障诊断与虚拟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关注流固耦合的机理机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课题,以及企业横向等40余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及行业协会奖励多项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等。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22.07-至今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教授

2017.07-2022.06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 副教授

2014.09-2017.06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讲师

2012.10-2014.08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COPPE海洋工程系水下技术中心,博士后

2009.09-2012.06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海洋石油装备设计理论, 博士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海洋油气装备》《海洋工程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

硕士生课程:《水下装备安装技术与应用》《海洋油气工程科技进展》

博士生课程:《水下生产系统故障诊断与虚拟可视化》

代表性论文                                                                                                                                  

1. The wave slamm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allation of subsea manifold during splash zone considering air cushion effect. Ocean Engineering, 2025,319:120201. (JCR Q1)

2. The impact of filament winding configurations on the ultimat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non-metallic flexible pipes. Ocean Engineering, 2025,341:122516. (JCR Q1)

3. Nonlinear theore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progressive damage of composite pipes in deep-sea mining. Ocean Engineering, 2025, 340:122331. (JCR Q1)

4.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for predicting the structural stiffness of

unbonded flexible riser for deep-sea mining under axial tension and

internal pressure. Ocean Engineering, 2024, 310:118672. (JCR Q1)

5. A reliability-oriented genetic algorithm-levenberg marquardt model for leak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time-frequency features. Petroleum Science,2023,20(5):3194-3209.4 (JCR Q1)

主要教学成果                                                                                                                            

1. 第五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2023,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航海学会

2. 第四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2022,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航海学会

3. 第三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一等奖,2021,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航海学会

4. 首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一等奖,2019,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航海学会

5. 2017-2021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校内-校外-海外”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排名第2,2021

6. 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面向国家海洋强国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新时代海洋油气创新人才,排名第2,2021

代表性科研获奖                                                                                                                           

1. 水下油气开发模式设计与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排1,2023.

2. 水下井口系统国产化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排1,2023.

3. 海洋油气水下装备布局安装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排1,2021.

4. 海上导管架平台空间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排1,2020.

5. 全球首例近海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校内排1,2024.

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                                                                                                                 

1. 王莹莹,丛川波,林泽庆等,一种高耐磨深海采矿非粘结柔性管接头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2025,ZL202510744724.5.

2. 王莹莹,程卓,王科等,一种基于伪流体模型的深海采矿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关设备,发明专利,2025,ZL202411547966.7.

3. 王莹莹,孙海波,丛川波等,深海采矿非金属非粘结柔性混输管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2024,ZL202311074049.7.

4. 王莹莹,杨进,单荐等,一种水下连接器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2023, ZL202110109482.4.

5. 王莹莹,杨进,赵宏林等,一种浅水水下采油树防拖网框架结构,发明专利,2021,ZL202010617421.4.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海采矿非金属非粘结柔性混输管关键技术研究,2022YFC2803700,2022-2025.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极地极端海洋环境下水下井口耦合系统疲劳损伤灾变演化机制研究,52374022,2024-2027.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型水下管汇多体耦合系统安装姿态控制规律研究,主持,52071336,2021-2024.

4. 山东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深海采矿非金属智能集输柔性混输管关键技术及研制, 2024CXGC010802,2024-2027.

5. 工信部子课题:1500m水下采油树海试、示范化应用可靠性研究,2023-2026.

博士后招聘                                                                                                                       

团队常年招收博士后,欢迎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力学、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入驻团队,按照学校有关政策可入职普通/优秀/师资博士后,具体要求请查看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的相关政策。若有兴趣,请随时联系。

联系人:李育房,lyf@cqsbzx.com;

             孙海波,shb282964764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