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与院士面对面”活动在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安科楼201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教授与近百名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的青年学生代表深入对话,深入探讨学科发展,温情共话科研创新,激励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坚定信念、勇于探索。
座谈会上,张来斌院士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他鼓励未来选择科研的青年学生要学会坐“冷板凳”,踏踏实实学习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擅长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勇于挑战重大科学难题。围绕“未来发展如何选择”等问题,张来斌院士希望青年一代要立足国家社会发展、能源安全保障与科技自立自强等发展需要,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大局,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张来斌院士还从国家“双碳”目标与“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背景出发,结合安全工程与海洋油气工程的专业特点,为同学们剖析了学科转型与发展新机遇。他指出,在绿色低碳和智能智慧化双重驱动下,传统能源领域正迈向高端化、智能化,未来人才需既懂能源工程,又具备跨学科能力。
在气氛热烈的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话题直击当下热点与痛点,围绕学科前景、科研方向选择、克服瓶颈挫折、平衡工作生活、坚守学术诚信、deepseek人工智能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入交流。张来斌院士细心耐心回应道,“既要仰望星空追求真理,也要关注现实发展,鼓励寻找两者的结合点”。现场互动频繁,不时传出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本次“我与院士面对面”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学科内涵的理解,更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2022级保研直博本科生刘帅同学激动地表示:“张来斌院士交流分享的内容温情贴心,传递了对科学纯粹的热爱。在未来的科研征途上,我将接过这份责任与担当,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为建设教育、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凯、副院长郑文培、副院长张玉,安全工程系主任李云涛等教师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