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蓬勃似朝阳,石大学子聚一堂;深水油气新突破,各项创新尽议详;中国式的现代化,能源转型挑大梁;深水突破是升级, 未来能源放光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肩上扛;锻造新型劳动者,自我锤炼要加强;奔向第二一百年,新征程上担栋梁;不断创新勇向前,再立新功创辉煌。”这是95岁退休教授方华灿的开课引言。
6月20日下午,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方华灿教授以“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装备的新进展”为主题,为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近50名师生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前沿报告。
报告中,方华灿教授结合我国海洋能源发展战略,通过现场实际生产与工程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装备领域的创新突破,重点解析了深海开发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列举了锚链系泊系统、高强钢应用等案例,回顾了深水钻井、数字化完井及水下管缆施工等技术的突破发展,并阐述这些“大国重器”是如何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最后,他结合国家“双碳”目标深入分析海洋装备技术发展对推动海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意义。
在自由交流环节,方华灿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将个人志向与国家能源安全需求紧密结合,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锤炼创新能力,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生逢盛世恰当时,时代重任肩上扛。”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潘日龙同学感慨道。他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他将以方教授为榜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丁嘉欣同学表示:“听方教授的讲座如同亲历了一场深海能源开发的科技革命!每一个案例都震撼人心。这让我深刻感受到用自主创新端牢能源饭碗的千钧重担和澎湃力量,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前沿研究的决心——要将所学所长,深深扎根在国家最需要的深海能源科技领域!”
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霍宇同学感慨:“方教授的讲座立足于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装备,为我们带来了当今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并由浅至深讲解了我国在开发模式上的创新、核心装备的创新、工艺技术上的创新,为青年一辈指明了海洋油气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报效祖国,用自己的力量科技兴国。”
“这么大岁数还能给这么多学生讲课,是我最大的幸福。”今年是方华灿教授自80岁起连续第16年站上讲台为学校青年师生授课。每次授课,方华灿都需要准备近半年时间,通过“查、选、学、问、编、写、背、演”8个步骤的精心设计、制作PPT课件,授课内容多为油气领域新兴前沿课题。
方华灿,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教授,是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学科领域开拓者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曾建立用于海洋石油工程的“模糊概率断裂力学”新学科分支,编写《海洋石油钻采装备与结构》教科书,出版专著《模糊概率断裂力学》。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