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申报的《海洋钻井井控风险识别及安全控制虚拟仿真实验》获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实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新的突破。该课程以“救人于水火、防患于未然、守护海洋钻井安全”为使命,面向海洋油气开发重大需求,将实际工程数据贯穿于海洋钻井井控仿真场景,实现风险识别、应急控制、早期防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破解了“高风险、高成本、不可见、不可逆”海洋钻井复杂系统工程人才培养难题。
课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教授张来斌领衔负责,殷启帅、李云涛、刘方媛、朱益等骨干教师为核心,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最新科研成果即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显著提升了我国油气安全领域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课程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教学理念,打造“课前自学—课内实验—课后总结”的闭环体系。课前,学生通过平台提前熟悉海洋钻井平台环境与关键流程;课内,学生以现场钻井工作人员(司钻、副司钻、钳工、井架工、控压工程师、回压泵操作员等)的视角,在沉浸环境中完成自主探究实验和进阶式教育;课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在线答疑、即时测评,形成持续改进的数字化档案。课前、课内、课后三者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效果。课程创新采用进阶闯关、角色扮演、人机交互、自由探索、场景仿真五种沉浸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安全逼真的虚拟环境中体验真实海洋井控,提升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次获批充分彰显了安全学科教师党支部在人才培养主战场的战斗堡垒作用,集中展示了院士领衔、梯队衔接、高水平科研与高水平教学互促共进的教师团队风采。课程团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对标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度对接“深海”战略重大需求,加快构建更多场景化、智能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形态,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中石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