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倡议全体师生员工科学预防禽流感
发布时间:2005-11-30 | | 浏览量:
近日,学校对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倡议,科学预防禽流感,倡议书全文如下:
科学预防禽流感倡议书
全校师生员工:
自今年春季以来,全球的禽流感疫情呈现迅速蔓延和多点发生的局面。迄今为止,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报道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情。目前,全球已有118人感染禽流感病毒,61人死亡,病死率约51%。自2003年12月至今,亚洲地区感染禽流感病毒总数达到128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67人。近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生了禽流感疫情,其中人感染禽流感2人,死亡1人,继“非典”之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越来越近的禽流感疫情,我们全校师生要团结起来,共同防控禽流感!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如下倡议:
一、认真学习禽流感知识,科学对待禽流感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或真性鸡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人、禽、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根据致病力的不同,将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997年在我国香港地区发现18例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第一次有记录的禽流感感染人类,因此,禽流感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猪等动物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是人禽流感的高危人群;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传染人病例。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重症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
防止禽流感发生的主要策略时,减少人类暴露在病毒最大的宿主——家禽中的机会。及早发现禽流感爆发,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包括屠宰所有感染的和暴露的家禽,恰当处理尸体。同时,对禽流感病毒毒株变异情况以及引起人间发病情况进行严密监测,科学评估人和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就可以防止大流行的发生。
二、 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科学预防禽流感
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避免去爆发禽流感的地区。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后切记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少去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保持室内清洁,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常换衣。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会议精神,我校高度重视,校党委听取了我校关于预防禽流感工作的汇报,并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