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各院系和职能部门 交流评估指标内涵 落实评建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5-04-07 | | 浏览量:
校本科教学评建办公室(以下简称“校评建办”)的四位成员在3月份陆续走访了各院系和职能部门。他们与各部门评建负责人员,就评估指标内涵的理解和下一步的评建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在学校的评建工作当中,院系是评建的主体,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院系的本科教学工作涉及到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的方方面面,它们的达标与否关系着学校评估实现优秀的成败。
校评建办在通过和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的交流,并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指出了学校和各部门的软肋所在。主要有下面几点:
师资队伍的问题。首先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力度不够。我校仍有一些教授、副教授没有为本科生上课,这里面既有院(系、部)的教师,也有机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也包括校领导。因此,各院系要逐一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问题。其次是生师比问题。严格按照指标体系中的方法计算,我校的生师比距离优秀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各院(系、部)应会同人事处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并积极付诸实施,使我校的师资队伍指标尽快达到标准。
教学设施的问题。我校经过多年的建设,教学基本设施得到了改善,基本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需要。但是,随着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在一些指标上我们甚至达不到评估体系中的合格标准,例如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均运动场面积等,这些问题是我们的“硬伤”。如何通过评建提高相应的标准,需要相关部门拿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否则会影响学校的评估结果。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尤其是新专业的建设。如何利用我校石油、石化重点学科的优势,把我们的主干专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把如何依托优势学科提升新专业的办学水平,以及完善教学条件、解决师资紧缺等问题,都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制定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设规划。
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加快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实验室的软件建设,在更新实验、实习教学内容,开出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方面体现出来。进一步做到实验室的真正开放,尤其是科研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要面向本科生开放。本学期正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如何发挥科研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教学课程的问题。要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力度,尤其是要树立品牌意识,把建设品牌专业、品牌课程、示范性双语课、教材建设等工作与评建工作结合起来。我们有个别课程教材陈旧,跟不上教学改革的形势;一些课程的主讲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些课程不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建设全面提高。
学风与教风建设的问题。近年来,受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我们学校的个别教师对于教学工作投入不够,部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差,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课堂出勤率低。针对这些情况,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各院(系、部)、机关各部门要齐抓共管。
教学质量管理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文件、试卷、毕业设计(论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等。毕业设计(论文)和试卷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必抽、必查的,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教务处这些年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每学期对试卷的抽查中每次都能发现一些问题,说明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我们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调查与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
大家在座谈中进一步明确了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其中有些是很有建设意义的。
校评建办提出,接下来的两周中,各院系和职能部门要进行彻底的摸底自评,然后提出自建措施。4月份校评建办将进行二次走访,主要听取各部门的建设措施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