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9月1日,空气中洋溢着朝气与期待,我们迎来了石油工程学院25级的“小石子”们!每位同学心中怀揣着能源报国的炽热梦想,即将在石工大家庭中再启征途,书写精彩。
热情开启:迎新实况
清晨,迎新工作人员在各自工位反复熟悉前期的工作准备,时刻准备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待每一位新生,与“小石子”们一同开启崭新的中石大之旅。


在公寓门口,负责引导的学长学姐高举引导牌,亲切地为新生指引前往新生报到处的道路,同时志愿者们主动帮忙搬运行李,用行动展现学院学子的热情与担当。



领导关怀:校院两级领导进宿舍
上午10点,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党委书记王同奇,副校长黄磊,学工处处长闫亮亮,石油工程党委书记黄世军、院长宋先知等一行人,前往石工迎新处及新生宿舍指导迎新工作。王同奇对新生进行亲切关怀,强调了石油工程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并殷切期望新同学要尽快熟悉大学节奏,投入学期初的专业学习当中。




荣誉闪耀:激励前行之路
在迎新棚内,我们特别设置了荣誉展示区,那些金光闪闪的奖杯,那一面面靓丽的奖牌,是学长学姐们过去努力的见证,是学院辉煌成就的体现,激励着新同学们在未来的大学时光里努力拼搏,追求卓越,为学院争光,为自己添彩。

嘉礼臻赠:迎新礼物传递温暖
为了欢迎新生的到来,石油工程学院精心准备了迎新礼物,每一套定制千里江山礼盒套装、每一份石油工程学院夏秋两季院服,满载着温暖和惊喜,也承载着学院对新生美好的祝愿。


辰光掠影:镜头下的迎新记忆
“看镜头!”,摄影师举起相机,将镜头对准新生们,时间定格在此,对新征程的期待,对学院的自豪,对入学的喜悦——每个表情都被精准地捕捉,成为难忘的珍贵记忆。








家长们脸上也洋溢着满满的期许。他们希望孩子在大学汲取丰富专业知识,筑牢未来根基;期盼孩子学会独立,勇敢面对挑战;渴望孩子广结善缘,收获真挚友谊。
真挚心声:新同学与工作人员的感悟
石智瑀|新同学
踏入中国天天色天天大门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是学长学姐的热情洋溢,蜕下身去的,是高中三年的劳苦疲倦。作为石油工程学院的新生,站在大学这个人生新起点上,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石油工程,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名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它承载着国家能源战略的厚望,关乎着国计民生的脉搏。我深知,选择石油工程,便是选择了一条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能源事业发展的奋斗之路。而这里,正是为这段征程锻造铠甲、磨砺锋芒的地方。
胡家栋|新同学
这次迎新活动让我感受颇多,不仅是作为一个被学长学姐服务的同学,更是一个参加迎接新生的新生。
虽然我到的比较早,28号就到学校了,但是学长学姐们已经很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了:帮助我收拾宿舍,带领我参观校园,介绍社团活动,提前适应大学生活。他们以身作则,有着“铁人”般的钢铁意志,起着“先锋”的模范作用,完美诠释“铁人先锋”这震古烁今的名字。
当我接过学长传来的笔在签名墙上第一个名字时,我就决定向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学习,参与正式的迎新活动,服务大家。
在迎新服务中,我的职责是为我的新同学们托运行李,引导他们前往各自的宿舍。尽管迎新服务很累很忙,但是看到同学和家长们脸上的笑容和满意后,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次迎新服务,我不仅获得了个人能力的锻炼,而且得到机会与学生会、青协优秀的学长学姐交流。更重要的是,我在大学里坚定了为同学和集体服务的理想,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愿望愈发强烈。
李虹诺|新同学
八月末的风仍带夏末燥热,却吹不散石油工程学院志愿者的热忱。
学长学姐提前规划路线,登记报道高效、搬运行李积极、解答疑问耐心。他们穿梭校园,用笑容缓解新生局促,忙碌身影是现场可靠“导航标”。
汗水浸湿志愿服衣角,因一句“谢谢”格外值得。这不仅是迎新,更是温暖传递、石工精神的接续。
胡浩然|新同学
晨光初照,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大学校门前。心跳快了几分——这就是我无数次想象过的地方,我感觉人生的新篇章,正在这里翻开第一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热情的学长学姐,在炎热的天气下,穿着厚厚的玩偶服,只为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一个难忘的报到回忆,记录下一个人生的珍贵时刻。
刘思缘|新同学
一到公寓门口我就被老师和学长学姐的热情包围了,不过也正是这种热情让我放心了许多。
虽然一来就因为没有预报道耽误了很久,但是辅导员也只是轻松地调侃了一番,负责的学姐们还是很温和有耐心,以及签名时可爱的玩偶和主动帮忙拍照的学长,后来还因为快递包裹始终找不到麻烦了一位志愿者好久……一切都是那么温暖、和谐!
感谢给予帮助的老师、同学志愿者们,因为你们才让我们这个学校的大家庭一直友爱团结下去!
雷偲|迎新志愿者
今天,我有幸作为石油工程学院迎新活动的志愿者之一,参与到了这场充满活力的新生接待工作中。我们协同完成了新生登记、行李搬运以及校园引导等一系列任务。这不仅仅是一次传递温暖、助人为乐的难忘经历,更是一场对团队协作能力的深度锤炼与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