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北京榜样大家庭】“2025北京榜样”发布九月第二周周榜

“2025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9月8日,“每周人物榜”发布九月第二周5组周榜人物。

银发映初心  丹心育桃李

640.jpg

方华灿,男,1930年3月出生,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教授。

他是我国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的奠基人和海洋石油装备学科的开拓者。1949年入党后,他坚守教育初心,95岁仍精心备课、为师生作报告。退休后,他听课300多次,助力近300名新教师成长,出版《冰区海洋石油钢结构工程力学》等多部专著。他关注青年,出版《寄语大学生》,讲授专题课。2025年,他捐款21万元设奖学金,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言,诠释坚守与奉献,激励学子奋进。

用忠诚续写父辈荣光

640 (5).jpg

崔申迪,男,1989年6月出生,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团支部书记。

父亲因公牺牲后,他励志从警,警校毕业后申请到父亲任职派出所实习。2011年,他考入府右街派出所,承担“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的神圣职责。15年来,他累计站岗执勤3万余小时,巡逻超4万公里,参加重大活动安保任务100余次。他随身携带应急药品和充电宝,帮助服务游客20余万人次,救助走失儿童、迷路老人、受伤游客等300余人次,用行动诠释为民初心。

医者仁心  守护呼吸健康

640 (9).jpg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3年,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医学博士7人,医学硕士4人。

科室凭借精湛技术在危重症救治中屡创佳绩。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医护人员在极端环境下完成高山滑雪场馆首次伤员航空救援。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巡回医疗队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在日常诊疗中,他们注重人文关怀,注重细节,为慢病患者建档跟踪康复情况。近年来,科室累计获得锦旗200余面,感谢信近百封,用专业和温暖书写新时代和谐医患关系的动人篇章。

直升机救援的“生命摆渡人”

640 (14).jpg

张峥,男,1989年6月出生,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空中任务中队牵头负责人。

2025年7月27日,密云区遭遇强降雨,张峥迅速跟随救援直升机组赶往受灾地区。面对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他多次通过绞车吊运下降至地面,组织转移危重病人。7月28日,他再次奔赴受灾区域实施救援。7月27日至31日,他参与救援飞行30余小时,安全转移受困群众149人,投送救灾物资近20吨,其中包括多名高龄老人、危重伤员、临产孕妇以及幼儿,成为受困群众的“生命摆渡人”。

救援“急先锋”  守牢“通信生命线”

640 (19).jpg

郭胜鹏,男,1998年6月出生,丰台区北大地消防救援站通信保障班班长。

2025年7月28日,密云区暴雨成灾,葡萄园片区和永安小区大量群众被困。接到指令后,他迅速检查设备,确保与指挥中心实时联络。抵达葡萄园,他趟着淤泥积水,不顾碎玻璃划伤,往返6趟背出被困老人。转战永安小区,他利用铲车铲斗当“升降梯”,徒手抱老人进铲斗,往返3次完成救援。救援间隙,他冒雨调试电台,确保通信畅通,做到上情下达,守牢“通信生命线”。

详情见链接:http://mp.weixin.qq.com/s/xgJvT94DHd30DvZu8166sA


 (编辑  王以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