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联】催人奋进!北京高校红色舞台上的生动“大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9-26 | 来源:北京学联 | 浏览量:
当舞台灯光照亮先辈足迹,艺术旋律奏响信仰强音,北京高校正以红色文艺为桥梁,打造思政美育的生动课堂。近期,北京多所高校相继推出各种原创红色话剧与音乐剧,通过创新的戏剧结构、细腻的舞台演绎与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将红色历史与时代使命深度融合,让讲台与舞台共振,知识与心灵相通,成为高校落实五育并举、推进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原创音乐剧《大钊先场生》,以临刑前景串联李大钊一生,借创新戏剧结构展现其精神,是师生共创的美育思政成果。剧组赴乐亭溯源,演出获好评,更以讲台与舞台共振,让青年传承信仰。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推进五育并举,以《清华大学美育实施方案》构建进阶路径,要求学生完成美育“五个一”。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等文艺作品、209门次艺术类通识课,助力学生感知美与责任。清华大学的美育实践,打通知识与心灵通道,是思政教育的生动探索。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特立书院举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青春演绎时代担当”原创红色舞台剧《徐特立》2025专场演出。读懂他,便读懂了“特立书院”背后的精神与荣光——那是扎根家国的信仰,是敢为人先的担当,是甘为烛火的赤诚。
中国人民大学
大型原创话剧《陕北公学》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先后进行五场演出,观众覆盖所有2025级本科新生及研究生新生。该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全景再现了陕北公学艰苦创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画面,带领观众跨越时空,到历史情境、历史结构、历史叙事中去感知学校的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原创历史人物剧《我叫范锐——范旭东》预演顺利落幕,5000余名师生现场沉浸式观看了这场兼具历史厚重与青春温度的大思政课。话剧以中国化工奠基人范旭东先生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艺术化再现了他少年受启立志化工、改名明志的初心,归国后创办久大精盐、永利碱厂的开拓,联合侯德榜等先驱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坚韧,抗战中拒敌利诱、毁厂西迁的气节,以及在西南重建基业坚守化工战线的执着。生动展现了他以“科技救国、实业兴邦”为毕生追求,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赤诚——即便面对列强技术垄断的壁垒、战火纷飞的浩劫,始终以实业为根、科技为刃,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开辟化工生路的报国情怀。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原创的大型“大先生”题材话剧《筚路昭熹》在中油大厦演出。从台上到台下,从演员到观众“别停下,继续走!” 的呐喊响彻全场,以此致敬我国著名核化工学家和化学工程学家中国天天色天天创校元勋曹本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致敬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至诚报国、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信念与追求,让“能源强国 能源报国”的精神薪火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不熄。
中央戏剧学院
“九一八”之际,中央戏剧学院携话剧《风云儿女》进校园,以田汉等文艺先驱事迹再现抗战精神。团队多部门协作完成巡演,还配套导赏、工作坊等活动。演出与互动结合,既传递红色记忆,更以文艺之力筑牢师生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创舞台剧《家书》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以“红色特工”冷少农的故事,用细腻演绎与光影设计打动观众。作为新生“思政第一课”,该剧探索“思政+美育”路径,传递红色信仰,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中薪火相传。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一届“抒我中国梦 铸就中华魂”红色舞台剧大赛成功举办。舞台上,时尚传播学院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表演,生动再现红色经典故事,以烽火岁月的热血抗争为主线,用戏剧艺术传递信仰力量。台下,师生们沉浸于精彩剧情,被先辈精神深深触动,掌声与共鸣交织,让红色基因在北服校园进一步扎根、传承。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制作合唱剧《聂耳的歌》作为北京高校“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沉浸式’大思政课”专场,在中央歌剧院剧场圆满上演。合唱剧《聂耳的歌》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情感出发,从情怀切入,通过现代舞台技术与红色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重新诠释聂耳的经典曲目,打造以聂耳音乐创作与思想觉醒为轴的合唱剧,以红色音乐经典创造性、创新性地表达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使命和时代担当。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出品的首部原创音乐剧《江姐》在时隔两年后于2025年金秋盛大重启。这部曾获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累计演出35场好评如潮的作品,已从校园爆款成长为跨越代际的红色流行IP,将以更富青春张力的演绎与科技赋能的舞台革新,为建国76周年、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及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5周年献上特殊的艺术礼赞。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原创话剧《敬修先生》在学校学生活动中心上演。该剧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著名儿童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杰出校友孙敬修先生的育人事迹,旨在引导青年师范生学习教育家精神。
从李大钊先生的信仰之光、曹本熹院士的报国之志、陕北公学的烽火育人,到孙敬修先生的幼教情怀……每一幕演出,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段故事,都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详情见链接:http://mp.weixin.qq.com/s/mJqI4XdZu6RQa8Di1gKBIw
(编辑 王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