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网】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强化“四个支撑”着力构建“一站式”社区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9-12 | 来源:教育部官网 | 浏览量:
9月12日,教育部官网刊发《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强化“四个支撑”着力构建“一站式”社区育人新生态》,从“强化队伍支撑,共筑思政工作阵地”“强化条件支撑,培育人才培养园地”“强化安全支撑,打造平安校园高地”等方面报道了中石大强化“育人力量、条件保障、安全防线、数字赋能”四个支撑,持续丰富育人资源供给,着力构建“一站式”社区育人新生态的经验做法。以下为全文内容: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强化“四个支撑”着力构建“一站式”社区育人新生态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育人力量、条件保障、安全防线、数字赋能”四个支撑,持续丰富育人资源供给,着力构建“一站式”社区育人新生态。
一、强化队伍支撑,共筑思政工作阵地
一是领导力量率先垂范。出台《落实“一线规则”实施方案》,开展“书记第一堂思政课”“校长下午茶”等品牌活动,实施“第一班主任”制度,全体校领导带头担任班主任,深入社区参加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与学生共话成长。二是专业力量持续下沉。以学校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为牵引,班主任、学业导师、研究生导师等专任教师与宿舍结对,持续开展“教师进宿舍”活动,做到进“宿舍门”,做“学生友”,解“学生难”。三是思政力量扎根常驻。坚持辅导员驻学生宿舍制度,超80%辅导员住在社区,实现重要节点值班全员化、走访宿舍常态化。引入“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就近就便开展学生深度辅导、生涯规划等工作。四是社会力量引进开拓。打造校外导师大团队,聘请能源行业“大国工匠”、科技专家、技术能手等700余人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沐光校外导师”、兼职辅导员,持续开展“优秀校友就业创业论坛”、企业招聘等活动。五是自治力量激发活力。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引导学生骨干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日常管理。每年选聘160余名学业辅导员,打造“共享学习沙龙”“超级学团”品牌活动,累计开展共享学习沙龙181期、超级学团大讲堂99期。
二、强化条件支撑,培育人才培养园地
一是优化社区硬件设施。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空间资源,构建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米的“一站式”社区主阵地,切实满足学生事务办理、学习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需求。改造润杰公寓综合楼,打造“一站式”社区第二阵地,增加社区活动空间2700余平米,构建1个党建服务中心加勤学、跃动、艺彩等N个活动空间的“1+N”模式,为学生打造集自习研讨、运动健身、文艺拓展于一体的学习生活园地。二是腾挪挖潜公共空间。将公寓2000余平米空间改造为车库商圈、超市等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和日常生活提供空间保障。建立心理工作站,建成500余平米的心理咨询中心,将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沙盘体验和情绪宣泄等活动办在学生身边。三是功能集成公寓空间。在每栋公寓楼内配套建设自助洗衣房、生活服务区、会客区等功能场所,配备冰箱、微波炉、熨衣架、针线包等生活用品,有效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细节需求。每年组织开展义务缝补衣物、组装新购自行车等便民活动,提供便捷生活服务。四是丰富精神文化空间。利用社区宣传栏、走廊文化墙等“可视化”宣传阵地,结合入住学生学科专业特点,在12栋公寓楼内建设“家国情、石油味”主题文化长廊、211块墙面展板,构筑石油学子精神家园,实现理想信念、专业发展“浸入式”教育。
三、强化安全支撑,打造平安校园高地
一是深化安全教育体系。将消防演练、急救培训、防诈反诈等内容纳入社区必修课,每月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心理危机排查等专项工作,提升学生风险防范能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时段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组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校外专家顾问、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使者6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年均开展心理普测20000余人次,心理咨询3200余人次,成功处理各类危机事件100余起。二是升级智慧安防系统。织密全域防护网络,在各楼宇顶层重点区域安装智能警戒摄像机114部,加强对楼顶重点区域的安全管控,实现高层重点区域安全预警。上线“安全隐患随手拍”系统,学生发现身边安全隐患可一键上报,年均受理上报相关事件200余起。开发行为预警平台,将校园一卡通、门禁数据、校园网等有机衔接,通过数据收集、轨迹追踪等功能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管,为社区治理赋能。三是创新联防共治模式。组建班级信息员和安全员两支队伍,覆盖全校590个班级,协助做好班级学生矛盾纠纷和突发安全事件上报,定期反馈班级学生问题和诉求,年均解决学生各类问题2000余个,筑牢群防群控基础。
四、强化数字支撑,建强学生服务基地
一是建设线上“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以“一网通答,及时办结”为目标,打通教务、科研、人事等20余个部门100多条办事流程,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在线办事流程单,实现了学生办事环节更少、速度更快、体验更好。二是创新学生诉求反馈模式。以解决学生诉求为导向,上线“e诉通”即接即办平台,积极发挥“师生连心线”和“民意直通车”作用,“一站式”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年均受理诉求9000余条,平均回复时长3.5小时,成为学生表达诉求困惑、各部门用心服务学生的重要“打开方式”。三是深化数据应用管理。开发“沐光成长计划”大数据集成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等纪实数据,有效实现一键画像、过程记录、趋势预警、智能推荐、科学评价等功能,全面掌握学生成长进展,梳理学生核心竞争力指标和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相对性评价、差异性刻画等手段,辅助建立学生成长性评价模型,为学生教育引导提供辅助决策,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详情见链接:
http://www.moe.gov.cn/s78/A12/gongzuo/moe_2154/202509/t20250912_1413157.html
(编辑 王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