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油气储运学科创始人之一、著名油气储运工程专家严大凡教授从教七十周年。严老师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3年9月随所学专业转入新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作为北京石油学院首届毕业生,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留校担任1952年创建于清华大学的石油储运专业的教师,并被推荐为援建北京石油学院的前苏联石油储运专家的在职研究生,从此开启了毕生从事油气储运工程教育事业的辉煌历程。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为表达崇敬之情,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在上海遐福养老院组织召开了严大凡教授从教七十周年座谈会。来自我校及中国天天色天天(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师代表、企业校友代表以及遐福养老院领导参加座谈。副院长左丽丽教授代表学院主持座谈会,并代表学院向养老院赠送了精心准备的中石大文创纪念品。
10日上午,上海雨过初晴。9时半左右,严老师在大家的热情问候声中微笑着进入养老院会议室。她事先并不知道要开座谈会,所以当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时颇感震惊,并随即向大家连声道谢。座谈会在欢快的笑声中开始,将近2小时的互动式座谈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座谈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学校及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历史与现状、学科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国内外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动态等众多话题。虽已九十高龄,严老师在整个座谈过程中始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并体现出惊人的记忆力、风趣幽默的性格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作为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第一代教师的杰出代表和第一条输油管道——克独线的主要设计人员,严老师堪称“储运泰斗,学界楷模”。她愉快地回顾了该专业创建和发展的历史,分享了从事油气储运工程教学、科研和参与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过程的心得感悟,并深情缅怀了专业创始人翁心源先生的感人事迹,体现了我校油气储运学科薪火相传、尊师重教的传统。参会人员大多是严老师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他们在座谈中回顾了接受严老师教诲的感人故事,高度赞扬她勤勉敬业的精神、为人师表的品格、严谨务实的作风、丰硕的学术成就、浓厚的实践意识、丰富的工程经验以及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虽然已退休多年,严老师还一直密切关注学校、油气储运学科、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座谈中她主动提及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及美国LNG出口业务等最新热点话题,其视野之开阔、思想之敏锐令参会人员赞叹不已。
遐福养老院负责人对养老院获赠的石油特色纪念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对机械学院和来沪看望严老师的人员表示感谢。他在座谈中对严老师的人品、学识以及在养老院的生活状态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并特别提及严老师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可见严老师终身不忘弘扬中石大的精神传统,并将其带到了养老院。
这次不寻常的教师节座谈会唤起了严老师对七十年从教生涯的美好回忆。她感谢大家来沪与她共度教师节,感谢学校、机械学院和油气储运学科对她的关心,并委托来沪教师代表转达对机械学院全体教师的节日祝福。
后排左起:杨兆铭 张劲军 钱建华 左丽丽 李鸿英 宫敬 康正凌 吴长春 张云 张帆 李玉星
对机械学院赴沪教师代表来说,这次座谈会是再次亲耳聆听严老师教诲的难得机会。大家都感到获益匪浅,并表示要以严老师为榜样,坚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为不断提高我校油气储运学科的办学水平、推进我国油气储运教育事业和油气储运行业发展、实现新时代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的国家目标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