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朱世发教授研究团队在沸石类矿物—浊沸石的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浊沸石是一种富钙沸石,常以自生矿物的形式出现于沉积岩中,由于其形成所需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在酸性环境中表现出的显著不稳定性,为分析沉积-成岩系统和寻找中-深层高品质储层提供了关键的地质线索。研究表明,浊沸石通常以连晶和斑状胶结物、裂缝充填物、交代产物的形式发育于垂向上相互叠置的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富含斜长石的砂岩或富含火山物质的砂砾岩是其形成的有利岩石类型。沉积岩中的浊沸石是典型的低Si/Al沸石(2.00-2.20),其化学组成不受温度和产状影响,形成方式包括斜长石的钠长石化、火山物质转化、片沸石等早期沸石转化等。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表明沉积岩中浊沸石的形成温度主要在60-140℃之间,斜长石和火山物质向浊沸石的转化可以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持续进行,而片沸石向浊沸石的转化温度通常大于90℃。高pH、低pCO2、富Ca2+的流体条件是浊沸石生成的关键因素,Na+的存在有利于降低浊沸石生成反应的平衡温度。虽然早期形成的浊沸石占据了原生孔隙,但它也有助于抵抗压实作用,由于发育良好的解理和较大的内部空腔体积,浊沸石比其他铝硅酸盐更容易在酸性流体中溶解,浊沸石溶孔发育带更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区带。该研究系统的综述了中国陆相湖盆沉积岩中浊沸石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砂砾岩中浊沸石的成因、形成演化模式及其对油气储层的影响,为火山-沉积盆地成岩系统研究及中深层-超深层含浊沸石砂砾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该研究成果《Characteristics, genesis, and significance of laumontite in sedimentary rocks of non-marine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发表在地学著名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上。论文通讯作者为朱世发教授,第一作者为我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佟欢,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Earth-Science Reviews》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区TOP期刊,拥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期刊重点出版地球科学各个方面的综述文章,五年平均影响因子为13,2023-2024最新影响因子为10.8。
有关该研究的详细内容请参阅:http://doi.org/10.1016/j.earscirev.2025.10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