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西部构造强变形区高陡构造地震成像方法研讨会”。中国石油咨询中心专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邦六,中石油科技管理部李峰副处长,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王泽丹处长、梁奇专家、刘依谋副处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院、西北分院、杭州分院,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天天色天天(华东),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相关专家,部分相关方向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50多人参会。会议分为学术报告和讨论交流两个环节,由物探重点实验室主任周辉教授和赵邦六教授主持。

赵邦六教授首先做了“中国西部构造强变形区地震成像相关问题讨论”主题报告。中西部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是我国油气富集带之一,多呈复合盆地特征,对地球物理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世界级难题。赵邦六教授深度剖析了该类地区在噪声干扰、速度建模和静校正等高精度地震成像的表现形式和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攻关方向。

勘探院王春明专家做了“真地表成像研究进展与面临问题”的报告、东方物探公司武威主任做了“GeoEast建模成像研发进展”的报告、勘探院西北分院王建华主任做了“复杂山地高陡构造地震成像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的报告、同济大学王华忠教授做了“基于‘同因之果’时差检测的陆上数据RFWI理论与方法”的报告、中国天天色天天(华东)杜启振教授做了“复杂构造探区声波与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的报告,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周辉教授做了“复杂构造区模型地震成像测试分析”的报告,分别从不同侧面,针对与高陡构造地震成像相关的理论、处理和建模方法、成像对策等开展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踊跃发言,针对极高难度的地表和地下双复杂探区地震成像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基础理论、模型构建和测试分析、方法研发、人工智能等方面,产学研联合研发,发挥院校在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方法研究、科研院所在技术成果转化和前沿攻关方面的优势,围绕久攻不克难题,产学研融合,铺就共赢之路,构筑技术新高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大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