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2025年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校级基地(A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组招生宣传材料

2025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校级基地(A类)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组招生宣传材料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1)企业简介

吉林油田油气工程研究院是吉林油田集采油气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为一体的的综合型、创新型科研院所,业务领域涵盖采油采气工程方案编制,油气藏改造、采油采气工艺、油田化学、三次采油、修井作业、安全环保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引进。现有10个主体科研单位、3个科研服务单位、8个机关科室,主要的科研单位有油气藏改造技术研究中心、采油工程方案研究所、采气工程研究所、采油工艺研究所、油田化学工艺研究所、三次采油研究所、修井技术研究所、采油工程测试研究所、安全环保研究所、CO2驱油与埋存工程实验室等。

多年来,围绕吉林油田常规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有效动用,形成了以储层改造提产技术为主体,以低成本采油气技术为配套,以CO2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以安全环保作业为保障的工程技术系列和系统的发展思路。(1)液剂体系领域,主要负责各类入井液体的添加剂和配方体系的优选、研发、适配储层评价及现场试验,并且负责各类添加剂和配方体系的实验标准的修订完善。(2)工具工艺装备领域,主要负责新材料的优选、实验评价和材料用途分类,组织各类举升、注水、测试、压裂、修井等领域的工具、工艺和装备的研发设计、现场试验和产品定型,满足先进性和实用性需求。(3)测试评价解释领域,负责储层各类参数的获取,侧重于机理、方法等软科学领域的研发。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研究液体与储层更深层次的作用关系,从机理层面推进认知水平的提高;利用工具工艺作为获取数据的手段,进而建立解释储层参数的方法;利用已有的各类数据,编制软件或利用已有软件来实现对某些特定参数的获取。(4)一体化方案优化设计,结合油田各类储层特点和提产需求,利用测试评价手段深入分析难点问题,优选液剂体系、优化工具工艺装备匹配,做优做实一体化方案设计。

工作站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长宁北街618号

工作站联系人:段永伟

工作站联系电话:13664387639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开发

许建国

申颍浩

川南页岩气高效开发机理研究

1

2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开发

李边生

赵传峰

川南深层页岩气水力压裂诱导套变机理研究

1

3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开发

朱兆鹏

申颍浩

川南深层页岩气立体压裂优化技术研究

1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1)企业简介

浙江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区分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公司拥有探矿权项目9个,分布在苏、皖、滇、黔、川、渝、鄂、湘等8个省的5个盆地(坳陷),勘查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石油总资源量近0.7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约6.7万亿方,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年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人均产量、人均利润位居勘探板块前列,连续5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业绩考核A级。

作为国内首家获得页岩气探矿权的企业,浙江油田公司以“奉献清洁能源”为己任,高效推进国家级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和南方国家级煤层气示范区建设,建成国内第三大页岩气生产基地,实现天然气产量连年高峰增长;油田迅速拓展湖北荆门探区、重庆大安新区等潜力巨大的资源接替区,攒足了底气,筑牢了根基,有力支撑了油田规模上产和效益建产,有望“十四五”实现生产规模翻一倍;公司通过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中国浅层页岩气富集高产理论,掌控了中深层页岩气甜点攻关技术和可复制的高产模式,建设了黄金坝、紫金坝、云山坝、海坝四个页岩气田,形成了山地页岩气开发四大技术系列,领衔完成国内重大课题3项,先后获得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创新一等奖

工作站地址:杭州市余杭区荆山岭浙江油田分公司

工作站联系人:王建君

工作站联系电话:15058100126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地质工程

非常规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蒋立伟

陈海潮

大安101深层页岩气创新联合体

1

2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黄小青

贾趵

大安101深层页岩气创新联合体

1

3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王维旭

贾文峰

大安101深层页岩气创新联合体

1

4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刘成

王小琼

大安101深层页岩气创新联合体

1

5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何勇

鲜成钢

大安101深层页岩气创新联合体

1

6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非常规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袁晓俊

张景臣

大安101深层页岩气创新联合体

1

7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地质工程

非常规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王高成

赵杨

重点研发计划: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发生地震风险评估及开发对策研究

1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1)企业简介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6月,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中国石化直属研究院,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石油工程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石油工程科技铁军为目标,致力于构建石油工程和新能源基础前瞻研究、技术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支持三级研发体系,为油田企业稳油增气、降本提效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

围绕石油工程和新能源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以井筒技术为主,从事油田化学、钻井工程、完井工程、测控装备、数智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发展规划、科技攻关及推广应用。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2个行业重点实验室,中沙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办中文核心期刊《石油钻探技术》。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700余项,培育发展了5项核心技术,3项品牌技术和系列特色技术及1套石油工程远程决策支持系统,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19项,申请国家专利3000余项、国外发明专利92项,授权专利1500余项,授权国外发明专利30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38项。

工作站联系人:林悦

工作站联系电话:010-56606735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储层改造

张洪宝

胡晓东

中石化科技部项目“智能钻井分析优化技术研究”

1

2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压裂酸化/储层地质力学/压裂装备与工具

贾长贵

张景臣

陆相页岩油渗吸机制与返排制度研究

1

 

4.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内,注册资金3.5亿元,现有专业技术研究人员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以上人员200多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环保和应急技术专家、中国石油高级技术专家、兼职博士生导师知名专家、教授39人。研究院深入推进油气勘探与新能源开发工程安全、能源化工新材料安全、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碳中和、智慧健康安全环保、QHSE体系管理与咨询等6个学科体系建设,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石化联合会认定“石油和化工环境保护含油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中心”,同时建有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环境监测总站”、“静电检测中心”等安全环保科技支撑平台。实验室面积15000平米,拥有各类专业研究设备600多台套,拥有30多台套国际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和具有行业特色的标志性试验设施。研究院目前已建成污泥热解处理工艺模拟实验平台、点源污水高级氧化处理实验平台、污水脱氮脱盐处理与回用实验平台等10台套独具特色的特色实验平台,有效支撑了含油污泥分质处理与资源化系列技术、钻井废弃物随钻处理与资源化系列技术、设备失效评估与腐蚀检测技术等13项安全环保特色技术,在石油石化安全环保技术研究、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整体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国际一流”。十四五”以来,研究院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65)等85项;获省部级(含行业协会)科技成果奖116项;申请受理专利458件,其中发明专利438件;已获授权专利133件,其中发明专利111件,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10项;研究起草和编制国际标准2件、国家、行业、团体和企业标准64件。

工作站联系人:谷月

工作站联系电话:010-8016911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化学工程、地质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化学工程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多孔介质多相流

刘双星

刘琦

烟气地球化学反应和污染物环境归趋研究

1

2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化学工程

压差发电,油气多相流

聂凡

刘琦

天然气生产高压余能回收技术研究

1

3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化学工程

水处理

王毅霖

彭勃

含油污水聚结诱导破乳分离新技术研究

1

4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化学工程

甲烷控制技术

薛明

彭勃

低气量甲烷减排吸附材料研究

1

5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地质工程

微生物地质学

郑瑾

万云洋

油气生产含油资源富集回收与利用新方法研究,集团级

1

6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地质工程

微生物地质学

吴慧君

万云洋

污染物高效降解的合成微生物组理性构建与应用

1

 

5.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科研机构、全资子公司,发展定位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油气工程技术参谋部,油气工程基础前沿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油气工程高端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油气工程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平台,油气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主要从事井筒工程的基础和前沿技术、尖端工具和仪器、入井流体的研发和推广,开展国内外重点工程技术支持与服务。

现有10个研究机构、1个北美地区的休斯敦研究中心、1个国际业务部、1个实验中心、3家法人单位、5个项目部。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正高级职称50人,高级职称455人。

拥有油气钻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美国休斯敦非常规工程技术实验室,湖北省石油天然气连续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27大类实(试)验、测试与评价能力。具有国家油气田井口设备质检中心、石油工业设备监理甲级资质、特种作业车生产资质等资质。

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形成了以深井超深井钻井、水平井钻井、页岩气钻完井、煤层气钻完井、储气(油)库建设工程、钻井测量、完井压裂和非常规油气藏评价等9大成套技术体系、40余项特色技术。获得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励111项,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11项,授权发明专利308件、国际专利27件,制修定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78项,集团企业标准59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06项。

工作站联系人:张硕

工作站联系电话:010-80162685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储层改造

曲从锋

胡晓东

AnyCem自动化固井技术与装备升级配套与现场试验

1

2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压裂酸化、储层地质力学、压裂装备与工具

张杨

李奔

致密油水平井段簇压裂工艺优化;页岩油焖井渗吸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1

3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井工程

王倩

王小琼

复杂油气钻完井基础理论与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1

4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储层改造

杨相同

周福建

功能型增渗滑溜水的研发与应用;万米深井碳酸盐岩压裂力学行为与裂缝模拟;复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防控与智能预警

1

 

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1)企业简介

天津工程师学院于2016年11月成立,由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和大港油田公司共建,通过整合校企教育资源,实行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协同培养本科生、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及企业在职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工作站联系人:李庚钊

工作站联系电话:022-25966493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化学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化学工程

油田化学、提高采收率

葛红江

贾冀辉

提高采收率

1

 

7.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1)企业简介

塔里木油田公司是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田,是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和南疆首要气源地,也是新疆最大的油气田企业和中国石油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公司,主要在塔里木盆地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销售以及新能源新业务等工作,公司总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作业区域遍及南疆五地州。

塔里木盆地面积56万平方千米,油气和风光资源丰富,是我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潜力最大的盆地之一,埋深超过8000米的油气资源,占到全国总量的52.7%,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盆地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勘探难度极大,世界上公认的钻完井13项难度指标中有7项名列第一,没有一个油气田与塔里木勘探开发难度相当。盆地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经历“五上五下”艰难探索,因资金和技术所限,至70年代末仍未取得重大突破。1989年4月10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部署,成立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展开了一场新型石油大会战。

36年来,塔里木油田牢记实现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崇高使命,坚持“新体制、新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的“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和党工委统一领导,征战“死亡之海”,挑战生命禁区,进军深地油气,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油公司”管理模式,形成富有塔里木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走出一条稀井高产、少人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累计发现和开发轮南、塔中、哈得、克拉2、迪那2、英买力、克深2、博孜、大北、富满等32个大中型油气田,探明油气储量当量44.3亿吨,累计生产石油1.7亿吨、天然气4626亿方,油气当量超5.3亿吨,向西气东输供气超3570亿立方米,向南疆供气超630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抢抓国内油气业务大发展和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机遇,坚持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构建起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多能互补供给新格局。落实富满10亿吨大油区和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方大气区,油气当量连续5年超3000万吨并保持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指标获取、装机规模领跑全集团,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建成我国重要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荣获我国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富满油田、塔里木零碳沙漠公路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塔里木油田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重要论述,不断向超深复杂领域挺进,加快攻关深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开钻我国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累计钻探8000米以深井188口,占全国50%以上。油田6000米以深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建成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塔里木深地油气勘探开发,不仅实现了超深复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还带动了国产装备、技术的发展进步,垂直钻井、12000米钻机、高密度油基泥浆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国外垄断,助推了我国深地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我国石油工业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

工作站联系人:东宏伟

工作站联系电话:0996-2171177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超深气藏储层改造

刘举

李奔

超深层高效造缝实验与模拟工艺研究

1

2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储层改造

张永宾

周福建

超深层油气藏规模效益建产与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

1

 

8.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油面向全球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中国海油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支持中心、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中心、高端人才培养和储备中心。研究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开发、钻采、海洋工程五大专业领域和战略规划、经济评价、智能化、新能源四大研究方向。

研究总院拥有员工1300余人,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5个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0余名。“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68项。

工作站联系人:刘杨

工作站联系电话:010-84526447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9051

需求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序号

学院(研究院)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企业导师

校内导师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需求人数

1

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陈晓智

惠钢

基于人工智能驱动多源数据挖掘的页岩气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