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考平,男,1962年11月生,河北省邢台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油田开发理论与技术专家,开辟了高含水油田强非均质调控新途径。东北天天色天天原副校长,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级重点(A类)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领军学者A岗二级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科技评价与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主任,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SPE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士。
1979年入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天天色天天)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本科,1983年毕业并获该专业学士学位(全国首届),1998年获该专业博士学位。从事高含水油田开发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40余年,期间分别在东北天天色天天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担任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副项目长,主持完成12项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科技工程项目,近100项油田攻关项目和工程设计。创立的“φ函数法”被纳入国家级大学本科必修课教材,以第一作者在SCI顶刊《Engineering》发表重要论文。研究成果在我国大庆等水驱油田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为油田高产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国家科技奖 4 项: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排名 1),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集体奖,第 3 获奖单位技术负责人)、二等奖 2 项(排名 1、3)。获省部级科技特等、一等奖6项(3项排名1)。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国务院政府津贴等荣誉。获授权技术发明专利 67 项、软件著作权 11 项,发表论著 149 篇部(SCI、EI 收录 89 篇)。
2015年、2021年、2023年、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通讯地址:北京昌平中国天天色天天非常规油气研究院;邮编:102249;
联系电话:13804653506
一、近期主持的代表性课题
1、国家重大专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2016.1-2020.12,第一副项目长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驱油相自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新方法,,2019.1-2023年12月,负责人
3、国家重大专项:海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2016.1-2020.12,任务负责人
4、国家重大专项:CO2驱油与埋存油藏工程技术及应用,2011.01-2015.12,任务负责人
5、国家重大专项:大庆长垣特高含水期油田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化学复合驱段塞组合优化方法,2011.01-2015.12,任务负责人
6、国家重大专项:海上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油藏研究,2011.01-2015.12,任务负责人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孔隙变形的致密油储层基质-裂缝系统渗流机理研究,2016/01-2019/12,骨干
二、获得的主要科技奖励
1、新型聚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1,2020年
2、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集体奖),主要贡献者,2010年
3、高含水期油田整体优化工艺、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3,2009年
4、水驱油藏注入水低效循环识别与治理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2008年
5、油田高含水期渗流场精细调控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第4, 2021年
6、化学驱低效循环识别与控制关键技术,石油化工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3,2019年
7、强非均质油藏化学驱精细段塞组合驱油技术及应用,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2017年
8、智能电控存储式油井分层测压仪研制,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4年
9、低渗透油田变渗流阻力驱油技术,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2013年
10、高含水期油田地面地下整体优化技术,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 2008年
11、水驱油藏注入水低效循环识别与治理技术,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2007年
12、厚油层内挖潜地质条件研究,中国石油与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二等奖,排名:第5,1999年
三、代表性论著
[1] Song K , Wang D , Zhang F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 by Thickened Supercritical CO2 Flooding in
High-Water-Cut Mature Reservoirs[J]. Engineering, 2025.
[2] 宋考平, 吴玉树, 计秉玉. 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预测的(φ)函数法[J]. 石油学报, 2006.
[3] 宋考平, 杨二龙, 王锦梅, 等. 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及驱油效果分析[J]. 石油学报, 2004, 25(3):4.
[4] Song K, Zhang Y, Wang D, et al. Pore-Scale Modeling of Miscible CO2-SAG (Soaking-Alternating-Gas) Flooding in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J]. Energy & Fuels, 2025, 39(3): 1559-1569.
[5] 宋考平, 黄斌, 董驰. 特高含水油藏控水增油关键理论与技术[M]. 科学出版社, 2024.
[6] 宋考平. 聚合物驱流体渗流力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四、代表性获授权发明专利
1、油藏注采同井井网调整方法和系统,2023年,专利号:ZL202111458472.8,排名:第一
2、一种适用于矿场复杂油层的多介质分注系统,2016年,专利号:ZL201510391040.8,排名:第一
3、一种实现变渗流阻力驱油的方法,2018年,专利号:ZL201510900086.8,排名:第一
4、确定非均质储层各层位和位置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的方法,2017年,专利号:ZL201410319256.9,排名:第一
5、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用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1年,专利号:ZL202011130856.2,排名:第一
6、超临界CO₂驱油体系及驱油方法,2021年,专利号:ZL202010596204.1,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