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目:平均池化时域图卷积网络用于潜油电泵异常检测
论文题目:Average-Pooling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for Anomaly Detection of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录用期刊/会议:DDCLS 2025 (CAA-A类 EI会议论文)
原文DOI:10.1109/DDCLS66240.2025.11065249
原文链接:http://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1065249
录用/见刊时间:2025年
作者列表:
1)刘健杨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人工智能学院 硕士研究生
2)李 康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人工智能学院 自动化系教师
3)高小永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人工智能学院 自动化系教师
4)张来斌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系教师
摘要: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平均池化时域图卷积网络(APTGCN),用于处理潜油电泵(ESP)异常检测问题。APTGCN融合了时域卷积网络(TCN)和图卷积网络(GCN),实现了对ESP监测变量的时空依赖关系建模。特别地,在TCN与GCN之间采用了平均池化层(APL),改善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APTGCN在实际真实油田ESP异常检测中展现出有效性与优越性。
背景与动机:
ESP广泛应用于海上油田开采中,用于将地下流体高效提取至地面。然而,复杂恶劣的下井环境(如高温、高压、高腐蚀、高振动)极易导致泵轴断裂、套管泄漏等故障,不仅增加运维成本,还危及作业安全。传统的异常检测方法依赖单变量分析和人工操作,难以适应复杂的多变量动态特性。随着工业大数据的发展,数据驱动方法逐渐成为主流。然而,现有方法或忽视了变量间交互,或存在模型复杂度高、过拟合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简洁、能同时捕捉时空依赖关系的新型模型,是ESP异常检测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挑战。
设计与实现:
如图1所示,本文提出的APTGCN模型由三部分构成:时域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TCN)、平均池化层(Average Pooling Layer, APL) 和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CN)。首先,TCN用于提取传感器数据中的长期时序特征,并利用因果卷积与扩张卷积保持数据时序性。随后,APL对时间维度上的特征进行平均池化,既降低了特征维度、平滑了短时噪声,也显著减少了后续GCN的计算负担。最后,GCN以传感器之间的余弦相似度为依据构建图结构,挖掘变量间的空间依赖关系。整个模型在训练阶段采用均方误差损失进行预测学习,在测试阶段通过残差评分函数实现异常检测。该工作流程通过在滑动窗口数据上训练APTGCN模型来学习正常的时空模式,随后计算预测值与实时传感器数据之间的归一化残差,若超过阈值则标记为异常。图2展示了APTGCN用于ESP故障检测的运行流程。
图1 所提方法概述
图2 基于APTGCN的电潜泵异常检测流程图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为评估所提出的APTGCN模型的有效性,我们在真实ESP监测数据集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本研究所用数据采集自中国某实际油田的四口ESP油井(B18ST1、B20H3、E32和B47ST1)。每口油井配备15个传感器,持续监测重要运行参数。图3以可视化形式对比了不同模型和油井的性能指标(FDR、FAR、gmean)。APTGCN不仅展现出最优的平均性能,在平衡性指标上表现尤为突出,这表明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图3 四类方法在不同油井中的重复实验结果 (a)FDR (b)FAR (c) gmean.
消融实验在四个不同数据集的平均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APL模块的引入在保持高异常检测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模型复杂度。与其他设计方案相比,APTGCN在检测精度、计算效率和模型简洁性三者之间实现了最佳平衡。
表1 不同消融实验在四个不同数据集的平均结果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ESP异常检测方法APTGCN。该方法通过TCN和GCN提取时空特征,并使用APL以进一步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提升检测性能。在四个实际油井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APTGCN相较于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更低的误报率和更优的模型稳定性,为ESP系统的智能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李康,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IEEE Member,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复杂流程工业系统安全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制造及先进机器人感知与交互技术等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