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 教授/研究员
教授/研究员

代小平

发布时间:2017-05-08

   代小平,男,1974年10月生,汉族,四川省广安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获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应用化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200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6月获环境工程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11年4月-2012年3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洲生物工程及纳米科技研究所(AIBN)访问学者。现为能源与催化工程系教师,所在学科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与天然气化学、新材料与催化剂工程及新能源化工。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

手机:18911226236    E-mail:daixp@cqsbzx.com

代表性著作:

在Appl. Catal. B, J. Catalysi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Phys. Chem. B and C, Chem. Eng. Sci., Ind. Eng. Chem. Res.等能源与化工领域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近3年代表性论文如下 (* corresponding author):

1. Di Li, Xiaoping Dai, Xin Zhang*, Hongying Zhuo, Yan Jiang, Yan-Bing Yu, Pengfang Zhang, Xingliang Huang, Hai Wang, Silver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by metal-organic-framework give the highest turnover frequencies of 105 h-1 for three component reaction by microwave-assisted heating, J. Catal., 348 (2017) 276–281. (equal contribution, IF 7.354)

2. Yangde Ma, Xiaoping Dai*, Mengzhao Liu, Jiaxi Yong, Hongyan Qiao, Axiang Jin, Zhanzhao Li, Xingliang Huang, Hai Wang, Xin Zhang*, Strongly coupled FeNi alloys/NiFe2O4@carbonitride layers-assembled microboxes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 34396-34404. (equal contribution, IF 7.145)

3. Xiaoping Dai*, Zhanzhao Li, Yangde Ma, Mengzhao Liu, Kangli Du, Haixia Su, Hongying Zhuo, Lei Yu, Hui Sun, Xin Zhang*, Metallic cobalt encapsulated in bamboo–like and nitrogen–rich carbonitride nanotube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 6439−6448. (IF 7.145)

4. Xiaoping Dai*, Mengzhao Liu, Zhanzhao Li, Axiang Jin, Yangde Ma, Xingliang Huang, Hui Sun, Hai Wang, Xin Zhang*, Molybdenum polysulfide anchored on porous Zr-metal organic framework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J. Phys. Chem. C 2016, 120, 12539−12548. (IF: 4.509)

5. Zhanzhao Li, Xiaoping Dai*, Kangli Du, Yangde Ma, Mengzhao Liu, Hui Sun, Xingyu Ma, Xin Zhang*, Reduced graphene oxide/O-MWCNT hybrids functionalized with p-phenylenediamine as high-performance MoS2 electrocatalyst suppor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J. Phys. Chem. C, 2016, 120, 1478-1487. (equal contribution, IF: 4.509).

6. Xiaoping Dai*, Jie Cheng, Zhanzhao Li, Mengzhao Liu, Yangde Ma, Xin Zhang, Reduction kinetics of lanthanum ferrite perovski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sis gas by chemical-looping methane reforming, Chem. Eng. Sci., 2016, 153, 236-245. (IF: 2.75)

7. Xiaoping Dai∗, Ji Liang, Ding Ma, Xin Zhang, Huabo Zhao, Bo Zhao, Zhenguo Guo, Freddy Kleitz, Shizhang Qiao*, Large-pore mesoporous RuNi-doped TiO2-Al2O3 nanocomposites for highly efficient selective CO methanation in hydrogen-rich reformate gases, Appl. Catal. B: Environ., 2015, 165, 752-762. (IF: 8.328)

8. Xiaoping Dai*, Kangli Du, Zhanzhao Li, Mengzhao Liu, Yangde Ma, Hui Sun, Xin Zhang*, Ying Yang, Co-doped MoS2 nanosheets with the dominant CoMoS phase coated on carbon as an excellent electr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27242-27253. (IF: 7.145).

9. Xiaoping Dai, Zhanzhao Li, Kangli Du, Hui Sun, Ying Yang, Xin Zhang*, Xingyu Ma, Jie Wang, Facile synthesis of in-situ nitrogenated graphene decorated by few-layer MoS2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Electrochim. Acta 2015,171, 72–80. (IF: 4.803)

10. Xiaoping Dai, Kangli Du, Zhanzhao Li, Hui Sun, Ying Yang, Xin Zhang*, Xinsong Li, Hai Wang, Highly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is by MoS2-MoN/carbonitride composites derived from tetrathiomolybdate/polymer hybrids, Chem. Eng. Sci., 2015, 134, 572–580. (IF: 2. 75).

11. Xiaoping Dai, Zhanzhao Li, Kangli Du, Hui Sun, Ying Yang, Xin Zhang*, Xingyu Ma, Jie Wang, Enhance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on few-layer MoS2 nanosheets-coated 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15, 40, 8877−8888. (IF: 3.205).

12. Xiao Ping Dai, Pei Zhi Liu, Yong Shi, Jian Xu, Wei Sheng Wei*,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in a bench-scale two-stage multitubular fixed-bed reactor: Simulation and enhancement in conversion and diesel selectivity, Chem. Eng. Sci., 2014, 105, 1–11. (IF: 2.75)

获得奖励:

1. 2016年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 2014-2016年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优秀教师;

3. 2012年获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4. 2011年获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分享到:

相关链接

  • 图书馆免费获取全文文献
  •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材料开放实验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科学院
  •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邮      编: 1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