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 副教授/副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杨庆鑫

发布时间:2025-09-19



 

杨庆鑫,男,1993年生,山东菏泽人,副教授,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优秀青年学者,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2022年6月在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LIKAT Rostock)/罗斯托克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导师:Prof. Evgenii V. Kondratenko),随后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Prof. Javier Pérez-Ramírez),2025年3月至今在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工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围绕工业多相催化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以可持续能源化工过程为主线,通过研究构效关系构建高效催化反应体系,重点关注 “双碳” 背景下碳基、氮基能源小分子的催化转化利用,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代表作发表在Nat. Catal.、Acc. Mater. Res.、Angew. Chem. Int. Ed.、 AIChE J.、J. Catal、Appl. Catal. B、ACS Catal.、Chem Catal.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受邀撰写英文专著一章。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C类)、学校优秀青年学者基金、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等科研项目,荣获第十届中国催化奖-中国催化新秀奖(2025年)、碳未来青年研究员奖(2024年)、德国催化学会红狮奖章(2022年)等奖励荣誉。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工楼A座

邮箱:qingxin.yang@cqsbzx.com

【研究领域】

“双碳” 背景下碳基、氮基能源小分子的高效催化转化

固体催化剂的设计、表征与多相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2026-2028,负责人

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2025-2027,负责人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优秀青年学者项目,2025-2027,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

专著章节:

1. Q. Yang, E.V. Kondratenko, Status of catalyst development for CO2 hydrogenation to platform chemicals CH3OH and CO (Chapter 4) in Advances in CO2 Utilization: from Fundamentals to Applications (Eds.: G. Zhang, A. Bogaerts, J. Ye, C.-j. Liu) Springer, 2024, pp. 81–104.

代表性论文:

1. Understanding Mn-modulated restructuring of Fe-based catalysts for controlling selectivity in CO2 hydrogenation to olefins. Q. Yang,#,* E.A. Fedorova,# D.-B. Cao,# E. Saraçi, V.A. Kondratenko, C.R. Kreyenschulte, H. Lund, S. Bartling, J. Weiß, D.E. Doronkin, J.-D. Grunwaldt, A. Brückner, H. Jiao, E.V. Kondratenko* Nat. Catal. 2025, 8, 595–606.

2. From understanding of catalyst functioning toward controlling selectivity in CO2 hydrogenation to higher hydrocarbons over Fe-based catalysts. Q. Yang,* E.V. Kondratenko* Acc. Mater. Res. 2024, 5, 11, 1314–1328.

3. Identifying performance descriptors in CO2 hydrogenation over iron-based catalysts promoted with alkali metals. Q. Yang, V.A. Kondratenko, S.A. Petrov, D.E. Doronkin, E. Saraçi, H. Lund, A. Arinchtein, R. Kraehnert, A.S. Skrypnik, A.A. Matvienko, E.V. Kondratenko*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116517.

4. Core‐shell structured HZSM‐5@mesoSiO2 catalysts with tunable shell thickness for efficient n‐butane catalytic cracking. Q. Yang,# Y. Li,# Z. Chen, L. Hu, Z. Li, Y. Wang, Z. Zhao, C. Xu, G. Jiang* AIChE J. 2021, 67, e17130.

5. The role of metal nanostructure in ceria-supported catalysts for ammonia oxidation to nitrous oxide. I. Surin,# Q. Yang,# F. Krumeich, T. Otroshchenko, V.A. Kondratenko, E.V. Kondratenko, and J. Pérez-Ramírez* Chem Catal. 2025, 5, 101165.

6. Lattice-stabilized chromium atoms on ceria for N2O synthesis. Q. Yang,# I. Surin,# J. Geiger, H. Eliasson, M. Agrachev, V.A. Kondratenko, A. Zanina, F. Krumeich, G. Jeschke, R. Erni, E.V. Kondratenko, N. López, J. Pérez-Ramírez* ACS Catal. 2023, 13, 15977–15990.

7. Understanding of the fate of α-Fe2O3 in CO2 hydrogenation through combined time-resolved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and microkinetic analysis. Q. Yang, V.A. Kondratenko, H. Lund, S. Bartling, J. Weiss, A.S. Skrypnik, A. Brückner, E.V. Kondratenko* ACS Catal. 2023, 13, 9064–9077.

8.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descriptors for iron carbides in CO2 hydrogenation. Q. Yang, E.A. Fedorova, S.A. Petrov, J. Weiss, H. Lund, A.S. Skrypnik, C. Robert-Kreyenschulte, V.Y. Bychkov, A.A. Matvienko, A. Brückner, E.V. Kondratenko* Appl. Catal. B-Environ. 2023, 327, 122450.

9. The role of Na for efficient CO2 hydrogenation to higher hydrocarbons over Fe-based catalysts under externally forced dynamic conditions. Q. Yang, H. Lund, S. Bartling, F. Krumeich, A.S. Skrypnik, E.V. Kondratenko* J. Catal. 2023, 426, 126–139.

10. Revealing propert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for efficient CO2 hydrogenation to higher hydrocarbons over Fe-based catalyst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 data and it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Q. Yang, A. Skrypnik, A. Matvienko, H. Lund, M. Holena, E. V. Kondratenko* Appl. Catal. B-Environ. 2021, 282, 119554.


分享到:

相关链接

  • 图书馆免费获取全文文献
  •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材料开放实验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科学院
  •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邮      编: 1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