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化学工艺系 - 教授/研究员
教授/研究员

王成秀

发布时间:2016-01-06



 

王成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1月,山东泰安市人。现担任化学工艺系主任,“重油高效清洁转化创新研究群体”党支部支委委员,入选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青年拔尖人才。致力于微米、纳米颗粒技术与流态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多相反应过程强化以及新型多相反应器设计与开发。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微纳多相反应过程流动、传热、传质、反应的规律和特性研究,在炼油化工、碳材料制备、二氧化碳捕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累计已发表SCI收录论文5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IChE、CES、Ind. Eng. Chem. Res.、 Chem. Eng. J.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3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及企业科研横向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美国专利4件。

 

办公地点:工程西楼3楼办公区;邮箱:cwang1277@cqsbzx.com  

 

教育经历:

201009-201308,Western University(Canada),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 

200709-201407,中国天天色天天(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博连读  

200309-200707,中国天天色天天(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工作经历:

202407-至  今,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教授

201506-202407,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201407-201506,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讲师

 

社会职务:

《过程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中国颗粒学会会员

中国化工学会会员

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GACCE)秘书处秘书

 

教授课程:  

有机化工工艺学  

化工设计基础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优秀线上课程

化工设计基础(全英文) 

化工过程设计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银质课程

化工过程设计(全英文) 

 

教学奖励:  

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

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  

化工设计大赛全国赛特等奖  

化工设计大赛全国赛二等奖  

化工设计大赛华北赛区一等奖  

化工设计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

“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二等奖  

“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三等奖 

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奖励: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青年拔尖人才

基于纳微观测的复杂多相过程演化机制及其模型化与智能化方法. 中国化工学会,自然科学,省部级二等奖,2023 (蓝兴英,石孝刚,王成秀,李成祥,崔怡洲,张梦轩,赵云鹏,高金森)

高密度气固循环流化床多尺度流动特性及模型化研究. 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省部级一等奖,2022 (蓝兴英,王成秀,石孝刚,苏鑫,王刚,高金森,吴迎亚,王敏,徐春明)

《过程工程学报》杰出贡献奖(2022、2023年度)

 

研究方向:

以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为研究出发点,长期从事微纳颗粒技术与流态化、气固循环流化床增浓技术和多相反应工程等方面研究,具体从以下2方面开展工作:

(1)微纳颗粒技术与流态化:微纳颗粒尤其是10 um以下乃至纳米级颗粒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微纳颗粒能源、催化、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这类颗粒由于粘性较大导致其难以大规模、连续化处理。微纳颗粒流态化技术可以使其呈现出近似流体的性质,使微纳颗粒的批量化处理成为可能。课题组创新性引入气固环流强化的方法,实现了微纳颗粒的连续、稳定、循环流态化操作。目前,课题组自主搭建了完备的微纳颗粒流态化实验平台,实现了微纳颗粒体系流动、传热、传质特性的全面测量与表征。该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已用于指导炼化企业烟气脱硫、二氧化碳捕集、碳纳米材料合成等工业过程的新型反应器开发与优化。

(2)气固循环流化床增浓技术:针对气固循环流化床内颗粒浓度低的特点,从反应器单元结构设计与优化出发,实现体系推动力与阻力的优化匹配,达到反应器内颗粒增浓目标。在此基础上,发明适用于高浓度体系的测量技术,获取足量实验数据,构建了基于光纤--图像的气固多尺度流动结构数据库和数据智能化处理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气固多尺度结构特性,进而建立了准确描述高密度气固体系流动特性的综合数学模型。该方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项目资助。

 

招生信息:

欢迎对微纳米颗粒流态化、流化床数智化设计、气固流化床实验和模拟等方向有探索兴趣的博士和研究生加入。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FCC烟气半干法脱硫过程环流强化机制及调控,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气固下行循环流化床的增浓机制及调控方法,主持  

[3] 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拔尖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高密度循环流化床流体力学特性,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高密度气固循环流化床介尺度机制及模型化研究,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甲醇制烯烃过程介尺度机制与调控及其在新一代技术中的示范应用,参与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生产无硫、低烯烃、低芳烃的国六汽柴油集成技术开发-费托合成蜡生产国六汽油调和馏分的催化裂化技术,参与  

[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工艺技术研究,参与  

[8] 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催化裂化汽油烯烃转化成套技术的工艺基础研究,参与  

[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预测模型开发,参与  

[10]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半干法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内颗粒流动特性研究,参与  

 

代表性论文:  

[1]    Zhihui Li, Dashan Song, Xiao Yang, Chengxiu Wang*, Zeneng Sun*, Xingying Lan, Jinsen Gao. Solids holdup of Geldart group C particles desulfurization ash in a novel loop couple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 reactor. Powder Technology, 2025, 466, 121447

[2]    Chengxiu Wang, Mengjie Luo, Xin Su, Xingying Lan*, Zeneng Sun*, Jinsen Gao, Ye Mao, Jesse Zhu. A sliding-window 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particle clusters in gas-solids high-density CFB reacto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2, 139141

[3]    Chengxiu Wang, Xin Su, Mengjie Luo, Xingying Lan*, Jinsen Gao, Chunming Xu, Ye Mao, Jesse Zhu. Visualization on the meso-scale particle flow in turbulent fluidized bed reactors with lower H0/D ratios via image process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2, 139124

[4]    Chengxiu Wang, Xingying Lan*, Zenneng Sun, Meiyu Han, Jinsen Gao, Mao Ye, Jesse Zhu. Cluster identification by a k-means algorithm assisted image method in a lab-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2, 61,942-956 (Front cover selected)

[5]    Chuanlei Qi,Li, Shengping Li, Zipan Yang, Zhihua Xiao, Lu Zhao, Fan Yang, Guoqing  Ning, Xinlong Ma*, Chengxiu Wang**, Jun Xu***, Jinsen Gao. Suitable thickness of carbon coating layers for silicon anode. Carbon. 2022, 186: 530-538

[6]    Xin Su, Chengxiu Wang*, Xingying Lan, Huajian Pei, Xiaoyang Mao, Jinsen Gao. Axial flow structure of solids holdup in an 18 m high density CFB riser based on pressure measurement. Particuology. 2021. 54, 116-125

[7]    Xin Su, Chengxiu Wang*, Xingying Lan, Huajian Pei, Xiaoyang Mao, Jinsen Gao. Flow of high solids density suspensions in an 18 m high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0, 59: 1336-1349

[8]    Xin Su, Chengxiu Wang*, Huajian Pei, Jingya Li, Xingying Lan, Jinsen Gao. Experimental study of solids motion in an 18 m gas–solid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with high solids flux.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9, 58: 23468-23480

[9]    Chengxiu Wang, Shahzad Barghi, Jesse Zhu*.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density riser and downer: experimental study using ozone decomposi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5, 262: 478-489

[10] Chengxiu Wang, Chunyi Li, Shahzad Barghi, Jesse Zhu*. A comparison of flow development in high density gas-solid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downer and riser reactors. AIChE Journal. 2015, 61(4): 1172-1183

代表性专利:

[1]    一种旋流式颗粒环流耦合反应器、流化床及颗粒环流耦合方法. 2025-03-07, 中国, No.CN 202411786885.

[2]    一种搅拌式颗粒环流耦合反应器、流化床及颗粒环流耦合方法. 2025-03-28, 中国, No.CN202411786966.

[3]    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22-12-20,中国,No.ZL202110545312.0

[4]    以FCC废催化剂合成物理负载型固态胺吸附剂的方法、所得固态胺吸附剂与其应用. 2023-09-15,中国,No.ZL202210972660.0

[5]    以氯化盐为模板剂制备电容炭并循环再生模板剂的方法. 2023-06-09,中国,No.ZL202110835146.8

[6]    一种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催化裂化再生方法. 2023-04-25,中国,No.ZL202111324488.x

[7]    一种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22-12-20,中国,No.ZL202110545312.0

[8]    Integrated method and integrated device for heavy oil contact lightening and coke gasification. US Patent App. 17/028,980. 2021

[9]    Method and device for heavy oil lightening and synthesis gas production. US Patent App. 17/028,957, 2021

[10] Integ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talytic cracking of heavy oil and production of syngas. US Patent App. 17/028,930. 2021

代表性书籍(参编/参译)

[1]    Chengxiu Wang, Jesse. Zhu. Chapter 12-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 Eds. John R. Grace, Xiaotao Bi, Naoko Ellis, Essentials of Fluidization Technology, 2020, Wiley. P239-268 (Print ISBN: 978-3-527-34064-4)

[2]    王成秀,陈振涛,王俊杰,刘其武(国外著作翻译).扩散与传质(Diffusion and mass transfer).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22. P1-452

 

分享到:

相关链接

  • 图书馆免费获取全文文献
  •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材料开放实验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科学院
  •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天天色天天(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邮      编: 102249